当前位置:frestech.com资讯秘史奇闻:揭秘中国历史百年前的女子学校
秘史奇闻:揭秘中国历史百年前的女子学校
2023-05-24

核心提示:妇女要改变这种地位,只有接受教育。但让现今的我们想不到的是,中国女子学校并非国人,乃是始于士。有关女子教育,第一位来华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建的英华书院,早于1825年已经招收女生入学。

今天的女生坐在美丽的校园里,享有和男生同等的教育机会,并不以为奇。但当我们回顾历史,就会发现,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中国妇女来说,无异于一场无 止境的梦魇。如什么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古训,以及“三从四德”的伦理,像一样钳制着妇女心灵,使妇女成为“无、无、无之奴 隶”。

妇女要改变这种地位,只有走出家庭,接受教育。但让现今的我们想不到的是,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,并非国人,乃是始于教的士。有关女子教育 的,第一位来华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建的英华书院,早于1825年已经招收女生入学;郭实腊于1835年在澳门开设一所女校;及至清 割让,叔未士于1843年在港创办第一所女校;而中国内地最早的女子学校是1 844年(清道光二十四年)由英国“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”派出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。这一举动既是在华创办女学之始?,也开创了近代中 国女子学校教育。

阿尔德赛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非国教徒家庭。她参加了马礼逊于1824至1826年在英国休假期间开办的汉语班,当时她还没有摆脱家庭的, 就捐钱给伦敦宣道会,使得纽惠(Maria Newell)能够前往马六甲(1827年)。1842?年8?月,阿尔德赛奉“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”之命来到宁波,1844?年在宁波办起了一所女 校,1845?年该校有学生15?人。她有几位讲中文的教员,都是传教士的女儿。其中至少有四人后来都成了传教士的妻子,包括艾德赛意愿而嫁给戴德生 的玛丽亚。1861年,阿尔德赛退休去的阿德莱德居住,直到去世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,阿尔德赛女士创办的宁波女塾被认为是传教士在中国本土 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。到1869?年,全国女学生增加到576人,天主所办学校的女生尚未统计在内,大约不会低于这个数字。